兩位地方媽媽與三個小孩的吉貝一宿
風浪頗狂的海盜船16分鐘,究竟是昏船藥奏效或沒神經?全船泰半趴下。
久違的吉貝嶼,上回來已十多年前,時光匆匆。
午餐依民宿主建議,選擇福哥紅姐的半露天餐廳,果然平價又新鮮。
炸煙仔魚、竹篋魚湯、烤鐘螺、酸高麗菜海香菇等,極讚。
餐畢走觀音寺後花園殘壁,咾咕石與貝殼裝飾的曾經,仍遺留往昔的輝煌。
走了半個島,雖多雲陰蔽,海水仍是碧綠白浪。
整個島處處一顆心的石滬頸錬群,玄武岩立狀排列,再填細石,十數年光陰建成。
如此聰明又環保的漁法,全世界不到六百口石滬,澎湖群島佔五百餘,光吉貝嶼便八十多,石滬世界密度最高地。
走過沙尾看一看,冷涼的天候玩水的人不多,回民宿休息。
女主人提議下,往西崁山俯瞰大退潮石滬,唯可惜天候不良,無美麗夕暮。
而滿山放牧的羊肉爐們,超可愛。
但發現和青螺虎頭山一樣的地貌,珊瑚碎屑灘、細白貝殼沙灘、 海蝕地、玄武岩下的古紅土層、
富含鐵質的凝灰岩地質,以及繽紛的潮間帶。
晚餐在紅毛港小吃部 遊客稀疏的四月連假 北風狂妄下數不盡的海漂垃圾 宛若海風鹹黏厭惡下 …… 無法不存在的惡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