嵐山小火車一票難求,何況暑假旺季、何況五號車廂的雙號座位。
但大弟想搭啊,好吧~來搶龜岡站的開門頭香辣~衝!!
早起八點初抵達龜岡站,孩兒們於寧靜田野,同大舅舅及舅媽樂玩半小時餘,老李偷閒撩溪水。
本木顧火車站門口,妹妹妹婿顧電梯口,一整個非要九個雙號座位不可。
我們與另外2位台灣女孩果真成了龜岡站開門頭香,未開櫃前先借用櫃台整理一下文件543。
開櫃後順利買到九個五號車廂的位置,小小不完美是六雙三單。
車票到手心安大半,專心買紀念品+扭蛋+拍照先。
第五號富貴車廂極為熱門,早起的鳥兒有蟲吃。
沿途保津川峽谷景色16k果非浪得虛名!
五號車廂非常具融入大自然的FU,山風襲來天晴極舒暢呢。
陰錯陽差提早嵐山站下車?這~好吧~將錯就錯。
出嵐山站後左方小支路前行,先探探全日本唯一的御髮神社與清幽碧綠的小倉池。
原木鳥居更增鄉野神社般的樸質氣質,御髮神社祭祀藤原采女亮政之公。
繪馬中的仕女好優雅,上圓下方就是梳子造型呢,有點可惜無法看見剪刀御守。
返回嵐山站前順走段山徑即入傳說中的竹林小徑,儘管晴空日炙卻涼風習習。
洗恭~嵐山超有名氣的竹林小徑是美賣辣,但鹿谷某些無名竹林小徑嘛係不差逆,甚至更有仙氣,因包場沒人沒人仙氣竄上,而網友說苗栗山區亦有類似的。
竹林小徑接到天龍寺北門,來企天龍寺。
繡球花尾聲了,尚可見殘留數朵也芬芳~一個加減概念。
孩子們又迷上御手洗洗洗不停,有水就有笑靨啊!!!
天龍寺曹源池的池泉迴游式名庭,隔著大堰川借景嵐山龜山。
庫院人字形屋簷,使得牆面呈現出巨大的三角形,白牆縱橫有序,玄關正面大屏風是達摩圖。
庭園範圍不小,爬上一小坡歇歇腳,舅舅又陪3孩玩耍,北木們再度裝史。
步出天龍寺緊接是野宮神社,其保留樹皮的黑木鳥居是特色之一。
加上源氏物語中光源氏與六条御息所最後道別地之催化......
靜美的青苔庭園,雖面績不大卻名氣頗盛。
午餐就三忠豆腐茶屋及古都芋本舖,還有其他忘記名字便東買西選湊合。
豆腐口感值得一嚐,古都芋的四色霜淇淋,本木只嚐出煎茶和抹茶氣味,其餘混作一個亂。
為傘或雨衣上畫,一筆一畫精心繪製,職人專注神情令人忘卻炙熱的午后。
接著一路逛過去,就曬~就熱熱熱熱熱。
漫行渡月橋,午后陽光活烤下,匆匆離去。
速速轉兩趟公車衝金閣寺,補首日的缺~哈哈。
(這孩子不知那根筋想到啃一大支小黃瓜)
鹿苑寺(金閣寺)北山金鑠鑠文化代表,融合三種時代建築特色。
其青苔庭園,緣毯厚實陽光下青綠嫩青,甚美。
應仁之亂僅存的舍利殿係北山唯一古蹟,又被僧人燒燬於昭和時期。
借景衣笠山,鏡湖池上幾處浮島,加上屋頂的鳳凰,令人聯想起平等院,又一極樂淨土具體呈現。由下而上金閣寺建築特色有三,分別為平安的法水院之寢室造、室町的潮音洞之武家造、中國究竟頂唐風建築。
門票猶似一張平安符,成人與兒童的內容不一樣唷。
老李教小朋友,將類似平安符的門票折成六角型。
金閣寺依序繞一圈,再逛內部藝品賣場等,約一小時至兩小時之間。
最末進入錦市場,河原町熱閙商城,反而我不會逛了,還是鄉野郊區深得吾心。
今天預計坐三趟公車,逐買公車一日券省小錢。
唯一喜愛係京漬物,擁有老靈魂的荹姐與本木一樣迷戀!
錦市場有間小小的錦天滿宮,天滿宮荹姐很熟了,因去年曾到訪過九州的太宰府天滿宮。
祭祀的是日本的「學問之神」菅原道真公,相當台灣的孔廟或文昌廟求學問求功名。
那鳥居與錦市場建築整個很協調又不唐突,燈籠掛得眼花撩亂。
小小錦天滿宮內尚有,白大夫神社、日の出稻荷神社(有小鳥居呢~)、鹽竈神社。
荹姐拜一輪好開心,是在拜什麼勁辣?有廟必拜嗎?哈哈哈哈。
(她重點是洗手、投幣、搖鈴!)
錦市場內各自吃食去,最後集合在錦天滿宮旁速食店歇息。
原本想再衝最後一波銀閣寺,反正公車一日券便便,但五點已打烊無法進入,只能回飯店休息嘍。
明早大弟和弟媳回台灣了,我們繼續旅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