仙境週休終有新點可踩辣~開心!灑花~鳴炮~碰碰碰,是怎樣?如此開心嗎?
噗,週週踩著重覆100+N的點,不免感嘆,故有新點即雀躍啊!(太誇張妳)FB見朋友小毛照片才知,原來是湖西南寮村牛屎窟園區新景,澎湖小小由市區出發抵達才九分鐘。
仙境鄉間蠻多利用漂流木或浮球廢材等製成的創意造景,一進入南寮村的裝置造景;牛屎園區約去年12月底啟用,由廟口開始步行嘍。
好久好久以前瓦斯尚未普及,彼時澎湖居民得靠牛糞、高粱葉、地瓜藤、花生殼等當柴燒。小朋友得去撿牛糞,收集於牛屎窟,調和水踩爛後抓一把,丟在咾咕石上曬乾,即是燃料。
牛屎窟當然有頭牛嘍,硓咕石工藝工場,菅芒亭顧名思義是菅芒草搭建的亭子。
(福記魚灶)
民國五十年間澎湖傳統漁業發達,漁獲當天賣不完,就得加工保存,於是魚灶行業產生。
彼時港口沿岸或各村皆設魚灶,魚灶設備為灶台、煙囪、鹹汁槽,其中滷汁是大秘訣,魚灶功能為炊煮漁獲。
將漁獲(小管、丁香、臭肉魚不等)以鹽水洗淨並浸泡些許時間,再入鍋加水蒸煮幾分鐘,起鍋推至空地置放並陽光曝曬,完全乾燥後包裝入箱,台灣為主市場,偶爾亦外銷日本。
澎湖不少村落或學校以浮球為彩繪裝置,處處可見巧思;浮球千年萬年不腐不敗,廢物利用再予新生命超棒啊。
廢棄的牛車、浮球彩繪,以及浮流木做成的小動物等,童趣野趣真有趣。
南寮村內不少古厝,非常有看頭喔,值得細細品味欣賞。
村民貼上春聯,古厝髣若注入生命力般活脫起,只是幾紙春聯啊。
最末我們到了牛屎窟!
當然沒牛屎可丟來曬乾辣,只是舊趾走走唄。
南寮村有三處井,旁有幫浦可壓壓水,好懷念啊;以前台中舊家的院子裡也保存幫浦,地下水壓一壓就湧上。
入內佈置細膩,再再呈現農村生活點滴,若有專人導覽肯定收獲更多。
回程我們去了湖西生態公園小散步,可惜園區內似良久未維護,有些荒涼感,木棧道也小碎裂,單車道更在亂草中淹沒。
從湖西生態園區出來時小霧雨,我們迅速驅車往圖書館,翻翻書躲躲雨殺些小時間。
午餐又不知該吃些什麼?凡找不到吃的即往老點熊貓店,簡單解決。